紫叶子 发表于 2021-4-5 12:19:31

和顺:一座恬静秀美的魅力古镇

和顺:一座恬静秀美的魅力古镇
许金芳 文/图
         癸巳年春,我有幸与传媒集团的广告部主任去了趟“极边第一城”腾冲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汽车行驶在宽敞整洁的大街上,能看到的只有小叶榕葱茏茂盛的街市,楼层不高但具有边陲特色的商家店铺。叠水河的瀑布,瑞丽江的源头黑鱼河的地下涌泉......吸引着世人的眼球,腾越广场上的母亲雕像慈祥地笑对着五湖四海的游客。这片曾经“血染的土地”而今显得格外恬静秀美。
       特别是和顺古镇,是一座魅力名镇。腾冲旅游的第三天我们走进了腾冲市和顺镇,蓝天白云、小桥流水、青瓦黛屋,很是抢眼。
       和顺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,是一个很有文化彽蕴的古镇。据说朱元璋建都南京后,派大将率兵屯边,一批中原子弟便远涉千里来到了这荒蛮的边远山区,发现这地方冬暖夏凉,就随口叫了个阳温墩的名字,并在这里定居下来。后来,因有条小河绕着村庄,便改名为“河顺”。到了清代,取意更名为“和顺”。
      2005年,和顺古镇荣膺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唯一的大奖,一举成名,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成为旅游胜地。为什么一个边境小镇能脱颖而出,其秘袂应归功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。“和顺绵世泽半耕半读半贾,南服宦游踪亦儒亦商亦侨”,走夷方馆门口的这幅对联很能概括与众不同的“和顺气质”。
       和顺,是守边汉人及后代的聚集地,这里的民居既有明清汉族文化特色,也融合了南洋西方特色,至今保留着一千多座这样的明清民居,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。和顺小巷总兵府与湿地比邻,原系清朝从一品大员振威将军腾越总兵张松林老宅,建于光绪末年,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“杨柳岸边留燕影,藕花深处听蛙声”的美景,令人沉醉。总兵府门庭外联为:“到海得深瞻天见大,升阶有级入室知门。”内联曰:“昔日统兵而来,卜筑定邻,只因到此安边土。”“如今易地而建,新基旧料,还是当年故门庭。”是老宅来历最贴切的写照。

       腾冲是天然的火山博物馆,火山公园中有天坑喷口“LLIKER”,而和顺靠近火山区,不仅古镇的石板路用火山石铺就,民宅的院子里也会铺上一大排火山石,火山石有蜂窝凹凸,不仅防滑,而且渗水性能好,不易积水。“远山茫苍苍,近水河悠扬,万家坡坨下,绝胜小苏杭。”腾冲人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将和顺古镇定义为绝胜小苏杭。在绝好山水人文间,坐在大青树下的石凳上,近处垂柳拂岸,古树参天,远望洗衣亭,几个妇女高挽衣袖在洗衣物,溅起的水花伴着陈陈的笑声,缓慢的乡村生活节奏,使人流连忘返。

   和顺距缅甸仅70公里,和顺人有出境“走夷方”的习俗。自古至近代以马帮为交通工具,有去缅甸做玉石生意的,也有借道缅甸去南洋打工的,更有跟着马帮远涉印度的。产生了翡翠大王、棉纱大王、谷米大王等雄商巨贾,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。镇中的大马帮博物馆3000多件文物,展示了西南丝绸古道的历史和大马帮的生活场景。马帮馆门联云:“何云魅力源六百载乡之文化,奚为虽展汇五大洲之潮流。”馆内主要有两部分内容。第一部分反映的是大马帮生活。第二部分讲述西南丝绸之路上腾冲重镇的历史。

   和顺有“书香名里”之美称。在这座人口仅为6千余人的小镇里有一座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,图书馆门额悬挂的“和顺图书馆”匾额为和顺清代举人张砺所书,而进入大门后的西式造型平顶拱形中门的门额上悬挂的“和顺图书馆”木匾,则为胡适书写。文昌宫现为镇老年协会所在地,正门联云:“高必自卑合德智体而并育,小能见大通天地人者为儒。”

       和顺的文脉一直兴盛不衰,文人辈出,哲学家艾思奇先生就是和顺人,艾思奇故居现在成了旅游景点。艾思奇(1910、3—1966、3)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、教育家,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。我在读大学时的哲学课本就是艾思奇编写的,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,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、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   
      早春三月,古镇前面的陷河里,成片的荷田新叶初出,很有江南的韵味,但在小河边的那些茵茵绿树上,则显露着火热热、明晃晃的艳意。我们徜徉在古镇的街头,不得不叹服这座多元、包容、温润的魅力名镇。

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和顺:一座恬静秀美的魅力古镇